
為深入貫徹落實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動新疆各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發揮思政課主渠道培根鑄魂作用,11月26日上午,由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的以“德法并重 愛國愛疆”為主題的《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專題教學研討會在線上順利召開。來自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新疆醫科大學、新疆財經大學、喀什大學、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的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發言。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系全體教師及碩博士研究生參加會議。

在主旨發言環節,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吳滿意教授以“二十大精神如何融入德法課”為主題,指出思政課要及時、全面、深入地把黨的二十大精神,把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要求融入到理論課堂的教學中,融入到社會實踐活動以及網絡平臺慕課建設中。他著重強調了在思政課教學中應該融入二十大報告中的哪些內容,如何融入,以及思政課教師應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認真學、準確講、深入研、勤奮寫,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

中山大學李輝教授在題為“高校思政課教學中‘術’‘學’‘道’的辯證”的發言中,將《思想道德與法治》課講道理的本質論、術學道的辯證關系以及道的根本,講解得極其透徹,強調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發展中的學生,思政課教師應深入回應學生關注的問題。

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鄭敬斌教授在題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的發言中,從新時代10年偉大的變革空間與時間相結合的角度,提出了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從歷史的對比、主觀與客觀、現實與理論的結合等角度深入闡述了全面認識新時代取得的偉大成就。同時強調了思政課“內容為王”理念的重要性,強調思政課教師不僅要以情動人,而且還要注重以理服人。
在疆內高校交流研討環節,來自喀什大學、新疆醫科大學、新疆財經大學、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新疆大學的五位老師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目標實現的路徑,教學模式及實現路徑,問題式專題教學,以問題意識為導向、協同育人為機制,學科平臺、學術研究反哺課堂教學等方面做了精彩發言,分享了《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建設經驗,并就目前線上教學背景下如何上好德法課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觀點。各高校老師都收獲滿滿,受益匪淺。



本次研討會進一步深入挖掘《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理論內涵和教育價值,充分發揮思政課鑄魂育人主渠道作用,針對現實問題提出了許多有前瞻性和啟示性的闡述,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今后,我校將進一步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一流學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等平臺優勢,切實推進新時代思政課高質量發展。(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